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 >

怎样读懂“新时代的中国”?(发现中国·全媒报道 精彩中国)

发表时间:2017-12-18 13:39:17

字号:A-AA+

高空俯瞰上海松江区佘山“深坑酒店”周边风景。
  人民图片发

世界中国学论坛现场

观众在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参观“和谐号”动车组模型。
  新华社发

中国图书亮相第36届伊斯坦布尔国际书展。
  新华社发

怎样读懂“新时代的中国”?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名中国学及汉学专家日前在上海展开讨论,“新时代的指导思想”“新时代的平衡发展”“新时代的文化自信”“新时代的制度建设”“新时代的大国外交”都是重点议题。以“新时代的中国”为主题的第七届世界中国学论坛12月10-11日在上海召开,海外网全媒体报道团队作了全程记录。

中国学进入新时代

中国学是关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学问。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学的深入发展和传播也面临着新机遇。从事中国学研究的学者们遍布于世界各国,具有开展跨国协作或进行国别比较研究的优势,具备将当今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现代化进程当中的宏大视野。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蒋建国出席开幕式并作题为《读懂新时代的中国 共建更美好的世界》的主旨演讲。他指出,读懂新时代的中国,要把握好几个关键词,也就是新思想、新论断、新目标和新愿景。“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学研究要扣紧新时代的中国发展的脉搏,努力成为中国的观察哨和建议者。中国学要加大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等重大倡议的研究传播,反映中国将自身发展同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天下情怀、大国担当,为共同建设美好的世界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在发言中表示:“‘站起来’的中国人,唱响了‘富起来’的赞歌,现在又吹起了‘强起来’的进军号。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共十九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因此,讨论中国学的发展方向,必须深刻认识这一‘新时代’历史方位,了解今天的中国向何处去,把握中共十九大后中国内政外交的根本走向。”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于信汇说,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理论,中国学应当也能够为这个伟大的时代做出自己的理论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中国经验和博大精深的中国智慧,值得从事中国学研究的学者们去研究、去提炼、去总结。

澳大利亚前总理、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院长陆克文认为,对中国学研究者而言,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着眼中国传统的平和、和睦、大同理念,同时也要着眼未来,赋予其面向未来的意义。他主张,围绕“新时代”展开的中国学研究,可以为东西方之间建起一座桥梁。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需要新汉学,新汉学不仅要像以往那样继续研究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经典,还要采取各种研究方法,从多个维度、多个层次全面研究充满活力的当代中国。

新词汇聚集正能量

“新时代”有很多新方略,“创新型国家”“一带一路”“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均成为此次论坛上的高频热词。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国研究首席经济学家马吉特·莫尔娜认为,中国经济要保持可持续增长,就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创新是中国“十三五”规划中的关键词,中共十九大也提出要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在此过程中,中国应注重四种资本的积累,即物质的、人力的、体制的和社会的资本,尤其是后三类资本的积累。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竞争力研究所主任陈企业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新加坡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是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的,不依靠意识形态,而是靠经济互联互通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倡议。新加坡是‘一带一路’的一个枢纽,是既得利益者,所以新加坡也是‘一带一路’积极的推动者。”陈企业说。

菲律宾大学亚洲中心教授艾琳·巴维耶拉表示:“中国领导人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宏大概念,毫无疑问带起了各种各样的希望。中国也在推出一些新的制度和倡议,比如‘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是我们观察中国外交的重要角度。”

“全球治理”概念并非最近诞生,但本届论坛上,更多外国专家直言,可以直观感受到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正不断释放正能量。“中国在其新时代扮演着更加重要的国际角色,中国的角色有益于世界和平、发展与稳定。”巴基斯坦国家科技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萨义德·哈桑·贾维德认为,中国反对贫困的种种举措,既是国内治理,也是重要的国际贡献。

“中国新时代外交理念中,中国传统价值的含量在越来越重。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同繁荣’的理念,为中国外交定下了长远的目标,在某些程度上继承了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思想。总之,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人自信心的增强,中国的外交理念越来越多地包含着历史传统的内容,这是需要引起各方研究者注意的趋向。”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罗曼诺夫这样分析。

中国梦成就世界梦

在参加论坛的外国学者中,像陆克文一样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专家越来越多。英国伦敦经济政策计划署原署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思义认为这个现象显示了中国的影响力得到了大幅提高,大家都希望读懂“新时代的中国”。

罗思义作了题为《中国梦成就世界梦》的发言。他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中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启示性意义:“ 许多年以前,中国之外从事中国经济研究的仅限专业人士,中国经济研究并未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中国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促使研究中国经济在国外从小众的专业成为最重要且最流行的专业。我相信,经济学研究中心向中国转移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中国之外,几乎每天都有数百篇中国经济文章发表,作者包括诸多著名经济学家。如果说25年前国外研究中国经济属于小众,那么现在则完全成为主流。”

欧洲学院中欧研究中心研究员邓肯·弗里曼认为中国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坚力量。他说:“在过去几年中,我们看到商品和服务的贸易都有所下滑,不仅仅是增速在放缓。在西方,对全球化的批评和全球化的终结预言一直都存在。中国自从欧盟和美国遭遇经济危机以来,已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大的驱动力。虽然中共十九大关注的是中国国内的发展,但中国国内在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变化实际上都会产生全球性的经济影响。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主席讲到中国在全球经济和全球化中的作用。中国已经在全球化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导角色。究竟全球化是为谁开展的?全球化应该由谁来推动?中共十九大报告传达了对全球化非常积极的信息。”

以色列希伯莱大学荣休讲座教授伊扎克·希霍表示,人类历史上,思想、宗教、教义和意识形态的流动从来都是自西向东,但是今天的中国可以提出一个不同于西方的模式。

与会中外学者都认为,进入新时代,中国为全球发展创造的机遇将会越来越多;中国向世界开放的大门将会越开越大;中国与不同文明的交流将会越来越深;中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将会越来越大。中国模式值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借鉴。

关键词: 中国 新时代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 | 责任编辑:
中国经济
相关新闻

• 最热新闻 •

• 每日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