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西湖大学大热,期待之外有担忧

发表时间:2017-12-18 15:14:48

字号:A-AA+

最近几天,西湖大学又来“吸睛”了。12月7日,有媒体报道施一公在《浙商》年会上说五年后西湖大学的科研要比肩清华,引发了一波讨论热潮。人们最关注的是赶“清”(清华)超“北”(北大)到底能不能实现,要是加上一个“五年内”有多大可能。事后,又传言说施一公没说过这话。

9日,西湖大学的2018博士研究生招生见面会如期举办,现场对未来提了很多愿景。事后,又传言说其实教育部的批文还没下来。

从2015年,西湖大学筹备开始,它的每一次新闻都引发舆论热潮,也是让人服气。

要我说,施一公有没有“放过狠话”,批文有没有下来,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说到底,是人们对西湖大学有太多美好的期待,这期待背后又存着更多“你到底行不行”的忧虑。

曾经享受过这种待遇的,印象中只有锐意革新、想在应试高考中“杀出一条血路”的南方科技大学。当然,在南方科大成为一所体制内的普通高校之后,再也没享受过这种“殊荣”。

对于在现有的体制之外创办一所“不一样”的大学,中国人有超乎寻常的热情。美国有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等诸多私立名校,而中国的民办大学是近些年才有的尝试,而且以职业教育、实用技术为主。许多人都想问为什么我们不行?公立大学的科研机制弊端不少,民办大学横空出世能不能绕开这些问题?

这一次,西湖大学以政府资金+民间资本的模式办学,打破大学的行政格局,以课题组的形式开展科研活动,瞄准的也是基础科研和前沿技术,这些设定让人们无比期待。

或许是南方科大当年举步维艰的往事,让人期待之外又有更多担心。

钱行不行?筹办方曾说过西湖大学10年投入200亿,这投入相对于清华、北大持续多年每年上百亿的投入是有差距的。而且前沿科学消耗巨大,民间资本能否长期保持对基础科学的持续投入却是个未知数。

人行不行?现有的施一公、潘建伟、陈十一、饶毅四位课题负责人均有诸多头衔和社会事务,他们将以什么方式进入西湖大学的管理研究中,新聘请的国内外专家如何实现筹备时所期待的那样打破学科壁垒、交叉融合,也是管理领域的新命题。

体制行不行?正如大家反复讨论教育部批文有没有下一样,一个没有博士点,却已经开始以联合培养的方式进行招生的西湖大学,未来如何在体制中理顺关系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教育最是需要积淀,大学最是需要底蕴,所以西湖大学应该有“长期坚持”的思想准备。只是,如果找准了资金、人才和体制的综合解决方法,变“名校”的时间到底是5年还是10年又有什么要紧呢。

关键词: 西湖 大学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 | 责任编辑:
中国经济
相关新闻

• 每日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