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惶恐焦虑到恢复平静 杨帆称再遇到公共场所吸烟还会阻止
“电梯劝阻吸烟”者的267天
杨帆说再遇到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还会阻止摄影/付垚
2017年5月2日,郑州的杨帆在自家小区电梯内劝阻一位老人吸烟时,与其发生争执,几分钟后老人死亡,随后老人家属将杨帆告上法院。郑州金水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为,杨帆的行为与老人死亡间并无必然因果关系,考虑“公平原则”,判决杨帆补偿老人家属1.5万元,老人家属随后上诉。1月23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撤销一审判决,改判杨帆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从事情发生,到法院公布二审结果,杨帆经历了267天的时间。在这267天里,他惶恐过、焦虑过,而后逐渐恢复平静,在这段时间里,他的第二个儿子出生,同时也因为“电梯劝阻吸烟”事件而承受了压力,辞掉了原有的工作。如今,二审结果公布,杨帆也逐渐从舆论的漩涡中逃离,他说,经历过人生最不平静的267天后,只想能安静地过平静的生活,而再遇到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他也还会去阻止。
1月27日,郑州下起了这个冬天的又一场雪,早晨8点刚过,杨帆便匆匆带着3岁的大儿子出门去医院了,近期的流感让杨帆患上感冒的大儿子每天都需要到医院打点滴,回家后他还需要照顾爱人和刚出生8个多月的小儿子,这样忙碌的生活让他无暇顾及网上关于他去年“电梯劝阻吸烟案”的又一轮关注。“希望这次判决能够为这件事画一个句号,让我回到平静的生活中去。”杨帆说。
老人在电梯内吸烟
第1天
电梯劝阻与没想到的悲剧
从事情发生到案件二审,一共267天,杨帆说,这可能是自己这辈子最难熬的一段时间。
事情发生在2017年的5月2日,距离杨帆的爱人预产期只有半个月时间,这是杨帆的第二个孩子,这段时间,他爱人一直在家休养,等待着这个孩子的降生。
杨帆自己也曾经吸烟,但在大儿子出生以前,他就把烟戒掉了。
“谁都知道抽烟对孩子和孕妇都不好,因为妻子怀孕的关系,所以那段时间我会特别反感有人在电梯这样的公共场所吸烟。”杨帆说,自己以前也经常会劝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注意,在同学聚会上,有人带着孩子过来参加,如果有同学吸烟,他都会告诉同学把烟熄掉,因为是熟人的关系,大家都会给杨帆这个“面子”,“打个哈哈”后便灭掉了烟。但是这一次,电梯里的这位老人并没有给杨帆这个“面子”。
接下来发生的事和很多人在网上看到的视频并无二致——一名老人在电梯内猛吸一口烟,电梯门打开杨帆走进来,发现老人抽烟并开始劝阻,随后双方发生争执,并一起去物业“讨论公道”。
因为视频只有影像没有声音,而且当时电梯内并没有其他人,所以两个人到底说了什么,可能永远也无法得知,但是从视频记录中人们看到,两个人并未发生肢体冲突,老人也一直没有熄灭手里的烟。随后二人来到物业办公室并被劝开,杨帆并未在意,很快便离开物业办公室去小区门口取快递去了。
杨帆并不知道,和自己发生争执的这位老人今年已经69岁,患有心脏病,身体内放了5个支架。
事发当天上午,杨帆取完快递回到小区时,忽然听到有人说物业办有一个老人晕倒过去了。因为从事医务工作,杨帆便跑去物业办查看情况,他看见躺在地上的正是之前和自己发生争吵的那个老人。
“老人当时呼吸非常急促,脸色已经发紫,我赶紧跪下来给他做心肺复苏,但是很快老人的呼吸心跳便都停止了,之后被赶来的救护车接走了。”杨帆说。
虽然坚持在争吵中并未和老人有过激的言语冲突,但是面对老人的离世,杨帆还是有一些隐隐的担心。从物业办公室出来,他并没有按原计划出门办事,而是回到了家中,并和妻子说了事情的经过。“妻子问我有没有骂老人,我说没有,她说那应该没事儿,别多想。”杨帆说。
杨帆劝阻后与老人发生争执
第14天
纠纷与生子双重压力下辞掉工作
当天中午楼长找到了他。当天下午,杨帆来到了郑州市公安局文化路分局治安大队文化路中队,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了老人的家属。
在文化路中队内,双方一开始的态度都算克制,因为不算刑事案件,警方建议双方协商解决。老人家属的意见是要求杨帆道歉并赔偿20万元,而杨帆则一直坚持自己没有过错,僵持不下,双方的情绪开始变得比较激动。
由于协商不成,双方准备各自散去,而在文化路中队前,杨帆突然给老人的家属跪下了,不过很快被人拉了起来。“当时心里确实有点儿慌,而且想到我老婆马上就要生孩子了,所以害怕会遭到一些纠缠骚扰,就做出来那样的举动。”杨帆事后解释说。
事发后的第14天,杨帆的爱人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也是杨帆第二次做父亲,但是这一次,他面对更多的是一丝焦虑和惶恐。
老人的家人保持了理性,并没有在事后对同住一个单元的杨帆进行骚扰或者有其他过激的行为,只是告诉杨帆他们准备走法律程序,去法院起诉,让杨帆做好准备。从来没打过官司的杨帆也赶紧给自己找了律师。
不久后,因为害怕触景生情,老人的家属搬离了小区,而杨帆的一些朋友曾经劝他,为了自己和爱人以及孩子的安全,最好能够搬走。但是杨帆一直坚持自己没错,所以还是一直住在这里。
杨帆并不是郑州人,他的老家在距离郑州200多公里的周口,父母都是农民,他从当地的中专毕业后,又考上了郑州一所学校的大专,并拿到“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在郑州当地一家医院的药房和住院部都工作过。
2015年,他贷款买了现在的这套房子,一个月需要还5000多元的贷款。“电梯劝阻吸烟”事件发生后不久,杨帆辞去了工作,一方面是需要照顾妻子孩子,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件事使他确实无心工作,每个月的贷款只能靠以前的积蓄。
“我是在医院工作,担负的责任都比较重,虽然表面上我尽量让自己平静,但是内心还是有很多纠结和郁闷,加上当时家里面的事情确实比较多,所以选择了辞职。”杨帆说。
老人与杨帆争执到离开大楼,不久后老人猝死
第126天
被判“补偿”1.5万 他“认捐不认赔”
好在,杨帆的家人并未给他太大的压力,杨帆的爱人也一直认为丈夫劝阻吸烟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对,而他在老家的父母虽然知道儿子“吃了官司”有些担心,但是也并未给他太多的责备。
2017年9月4日,金水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为老人在电梯内抽烟导致双方发生语言争执,老人猝死,这个结果是被告杨帆未能预料到的,被告行为与老人死亡没有必然因果关系。但老人确是在与杨帆发生言语争执后猝死,依照《侵权责任法》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根据公平原则,法院酌定杨帆向死者家属补偿1.5万元。
对于这个结果,杨帆的代理律师单艳伟一开始并不接受,她觉得从法律层面讲,这1.5万不该出,但就人道主义而言,他们认了。
而杨帆一直觉得,这件事自己没错,但是都是住在同一个单元的邻居,老人事发前确实也和自己发生了争执,所以拿出一些钱补偿一下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他始终坚持,自己是“认捐不认赔”。
同样不接受判决的还有老人的家属,他们随后提起了上诉。
一审后,杨帆很快准备好了1.5万元,希望交给老人的家人,但是被老人的家人拒绝。
在等待二审期间,老人的律师曾经给杨帆打过电话,希望能够进行经济补偿,但是被杨帆拒绝了。“还是相信走司法程序吧。”他说。
第187天
受关注后被邀参加控烟研讨会
一审判决后,当地媒体对案件进行了报道,随后事件发酵,扩散到全国。这也让从来没有接触过媒体的杨帆开始频繁接触记者,每天晚上安顿好孩子后,他还要打开电脑,看网上关于这件事的报道和评论,有时候一看就到了凌晨两三点钟。“不知道大家会说我什么,所以就会去网上看,分析舆论的方向。”性格有些严谨的杨帆说。
这件事情,也让杨帆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他把自己微信签名改成了“尊重生命 关爱健康”。
去年11月24日,杨帆接受中国控制吸烟协会的邀请,参加了在郑州举行的“第十八届全国控烟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原本计划在北京举行,后来改到了郑州,杨帆作为郑州本地的控烟代表,被邀请到了会场。
根据主办方的统计,参会人数650人,其中控烟代表占了580人,这次研讨会还奖励了52名控烟先进个人,不过杨帆并不在其中。
会上并没有安排杨帆的发言或者其他活动,除了接受媒体的又一轮采访,更多的时候,他只是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听取别人的报告和发言,“自己也是在那次电梯里和老人因为劝阻吸烟发生争执之后,开始更多地关注戒烟这件事儿的,所以人家让我来,我也有兴趣,就来听了听。”他说。
杨帆所在的小区环境很好,2015年购置这套房子时每平方米1万元出头,现在价格已经逼近3万。
即使事情发生后影响很大,杨帆也并没有搬离这里的打算,只是在老人猝死后的头几个月,每次乘坐当时和老人发生争执的电梯时,他的心里都会觉得有一些遗憾。
“我一直不认为自己存在过错,而且事发前确实也不知道老人身体不好,但是毕竟人已经没了,怎么说咱们心里还是不好受,想起来还是会觉得很遗憾。”杨帆说。
之前网上曾有消息称事情发生后,原来很多在小区和杨帆面熟,经常打招呼的居民和物业工作人员再见到他时,都不再打招呼了。“不存在这个说法的,这个小区是新小区,住户都是刚搬过来没多久,所以平时大家也并不熟悉,我相信如果真的有认识的人,也不会因为我劝别人不要吸烟就不理我的。”他说。
第267天
二审改判后希望回归平静生活
事情经媒体报道后,杨帆的很多同事和朋友看到消息都和他联系,询问情况,让他安心。不过走在街上,倒没有陌生人因为杨帆上过报纸电视就认出他来,他依旧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1月23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消息,该院撤销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判决,改判杨帆不应承担侵权责任,不需按照一审判决、赔偿老人家属1.5万元。
二审判决书中写明:杨帆的劝阻未超出必要限度,属正当劝阻行为,且在劝阻过程中保持理性、平和,双方未发生肢体冲突和拉扯行为;杨帆的劝阻本身不会造成老人的死亡结果,老人自身患有心脏病,在未能控制自身情绪的情况下,心脏病发作不幸死亡,虽然两者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但无因果关系,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随后,中国控烟协会等机构也发布声明,支持二审判决。
不过二审过后,杨帆还是决定拿出1万元的“捐赠款”。他和爱人现在都没有工作,按照杨帆的说法,这笔钱已经尽到了自己很大的努力,“事情刚发生的时候,我就说希望给老人家人一个捐赠,就像是一笔人情费,毕竟这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但是我还是觉得,我并没有做错什么,法院也是这么判决的。”
现在,杨帆已经把这笔自愿拿出的1万元“捐赠款”交给了法院,希望法院能够代其交给老人的家属。不过据目前的消息,老人的家属又一次拒绝了这笔“捐赠款”。
老人猝死后,老人的家属保持了克制,并没有上门找过杨帆,除了事发第一天在公安机关的见面外,他们还在一审时见过一面。而二审期间,老人的家属并没有出现在法庭上,都是交给代理律师处理。
二审结果出来后,老人的家属基本拒绝了媒体的采访,下一步该怎么做,他们也还在商讨之中。
这期间杨帆也并没有主动找过老人家属,“我并没有做错,所以不需要道歉,而所谓的‘看望’和‘安慰’,对于失去亲人的家属来说,可能也并没有什么意义,反而可能会激化矛盾。”杨帆解释说。
不久前,杨帆的大儿子刚刚上了幼儿园,春节过后,他打算重新找工作开始养家。
“很多人都问我,以后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吸烟还会不会阻止了?我仔细想过这个问题,我觉得我还是会阻止的,不是我一个人,应该绝大多数人都会这么做。”杨帆说。
杨帆现在每天依旧要乘坐曾经和老人发生争执的那部电梯上下楼,只是在他看来,张贴在电梯轿厢内的“禁止吸烟”的标识似乎更醒目了一些。
文/本报记者 付垚
关键词: 电梯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