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黑龙江、内蒙古等地气温跌破零下40℃,遭遇“极寒”天气影响。网络上关于“冷”的话题持续发酵,“极寒”一词也让不少人“谈冷色变”。许多人不禁会问,什么是极寒天气呢?
据《乌鲁木齐晚报》报道,“极寒”是一个极端气温概念。据《山西晚报》报道,气象专业上有一个“寒冷程度等级表”,其将寒冷分为八级。一级为极寒,气温在-40℃以下;二级为“酷寒”,-30℃至-39.9℃;三级为“严寒”,-20℃至-29.9℃;四级为“大寒”,-10℃至-19.9℃;五级为“小寒”,-5℃至-9.9℃;六级为“轻寒”,0℃至-4.9℃;七级为“微寒”,0℃至4.9℃;八级为“凉”,5℃至9.9℃。由此可以看出,极寒为“寒冷程度等级表”中最寒冷的一级。
那么极寒天气的成因是什么?对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高级工程师孙冷在接受《中国气象报》采访时做了相关解释:总体来看,一个地区能否出现极寒天气,受纬度高低影响很大,一般高纬度地区才有可能出现极寒天气。但如果仔细分析数据,有些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西藏、青海比甘肃的纬度低,但这两个地区出现过极寒天气,而甘肃则没出现过极寒天气。对此,孙冷解释说,极寒天气是否出现,还受海陆位置、洋流、地形、地势、海拔、下垫面性质、季节、天气状况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黑龙江省气象台副台长、高级工程师王承伟在接受新华网的专访时提到,持续的严寒天气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气象专家在接受《北京晚报》采访时提醒,户外工作人员、冰雪游客要着重添加衣物,避免感染流感病毒,并注意预防呼吸道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严寒致使户外随处可发生冰冻现象,公众要加强防冻、防滑意识。畜牧业及设施农业要加强防寒保暖工作,养殖户要为畜栏禽舍提供采热措施,避免出现财产损失。(程丹)
本文由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卜勇进行科学性把关,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健康、环保、水利、节能、气象、人工智能、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等。
相关新闻 |